去之前,同學(xué)熱情地給我介紹:你腳上穿的皮鞋到那里就不用搓油了,越穿越干凈。關(guān)于小,他差不多是這樣說的,金紫荊廣場,那也叫“廣場”?!
他的話,一進港地,就基本得到了證實,用時尚點的話說:我想我也是醉了——
在網(wǎng)上花好幾張毛爺爺預(yù)訂的賓館,在咱地盤上那不是五星也得四星,不期望到港地能住三星二星多享受,一星總得給吧?房門一開,還沒家里的衛(wèi)生間展闊!再細看看,小是小,但床、桌、電視、空調(diào)、熱水器,該有的一樣沒少你——屁大點地方,合理利用到此番,在我這里也算眼見之極致了。看那模樣,安全舒適睡一覺沒啥問題,就跟老板商量,希望能給我續(xù)訂兩天,老板很東方態(tài)度也很溫和:“對不起,五天之內(nèi),我們預(yù)售完畢。”我說那在周邊再找個類似的,或者你幫我推薦一家。他淡淡的說:“要是還有的話,是一千塊以上”。我去。那一刻,想起馮唐在他的隨筆里寫:“香港實在太擠了,香港實在太貴了,深圳28香港280,香港買碗粥的錢在深圳二菜一湯。”
——此時,不知誰在暗處笑。我心里的小算盤上上下下,但基本有譜:想在香港這樣的城市慢慢旅游這碼子事,計劃得變。
回望香港從開埠那天起,它的船只就直達世界任何一個角落,而1949年至改革開放30年間,諾大中國只有它一個對外通道,再擠,熱錢游資也要過來。眼下香港本土居民700萬,而每天來來往往的商客、游客、各種客超千萬。貨要來,錢要來,人要來,海也不能一直填,此處不貴何處貴?
但香港不堵。不光室內(nèi),大街小道,曲里拐彎,真是每一寸土地都被頂尖建筑師用當時最好的技術(shù)和工藝壓榨出了最大的功效。大立體交通無疑!地下是港鐵、空中是高架,樓宇間是天橋,山上是纜車,海里是輪渡,連街上跑的公交也基本上以搖搖晃晃頭重腳輕的雙層巴士在唱主角。很多港鐵站不是在路口而是設(shè)在大廈的負層,一些酒店的大堂不是正對著街市,而是一道天橋直接通到了別家“門”前……確實是密集中的高度方便。
停在香港的第二日,登太平山,也算暫離繁華,融入那些當?shù)厝说慕∩聿降?,綠樹濃陰,海風(fēng)清爽,陽光像銀子一樣碎碎地四散撒落。偶爾視野展開,時隱時現(xiàn)的就是“東方明珠”這海市蜃樓。這才又想起那盆景一樣的街心花園,像江南水鄉(xiāng)一樣的大街小道,心下明白,有了一山樹,一海水,再沿維港建個大園,鋪些寬路,那笑話才大破了天!
不過,太平山可不是一般人的太平山,游覽一下可以,想在山上買個房久居,先問問你離成龍、李嘉誠等大佬們還有多遠——據(jù)了解,1841年,英國遠東艦隊登陸港島宣布香港為自由港,那時的港島缺資源、缺糧食、缺消費品,拿出來40塊地皮以10英鎊每塊開拍,結(jié)果只售出23塊。
偶爾在一篇歷史記載中讀過,當時英國占領(lǐng)香港時,占領(lǐng)的僅是港島,為防止對岸的九龍落入他國之手,1960年,英軍就先下手為強。把一個裝有九龍泥土的紙袋塞給清政府官員,強令其交給英特使,象征領(lǐng)土移交……
作為炎黃子孫,沒有理由,只想說一句:往事不堪回首??!